展 览:"学术状态-中国当代艺术家邀请展"

出 版:<<学术状态-中国当代艺术家邀请展>>p11/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9月  南 溪:原名王荣强,1960年生于浙江永康。香港亚洲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水墨画家、策展人。现居住北京宋庄艺术家园区南溪工作室,专职从事艺术创作。 南溪美术空间占地约一千多平方米, 供南溪先生艺术创作和展览展示南溪作品空间,同时举办一些学术性展览、学术论坛,以现当代水墨作品为主。

  南溪的艺术创作历程大致被分为四个阶段,1985—1990年为边学习边创作边创新的时期,技法就是穿插中国画传统的皴点,主要作品有《五台山》、《风亦城》、《西石沟》、《长城》等。

  1991—1999年为将山水作几何化处理过程的深入与成熟期,这时期将斧劈皴、折带皴、豆瓣皴等技法混合掺用,时间长了画面的皴点越来越均衡,同时用了山水画的积墨法,层层积染、积点、积皴,所以这时期作品画面看上去很浑厚。主要作品有《吾之山石》、《晖》、《城》、《聚》、《腾》等。

  2000—2004年受数码时代的冲击,从电脑软件开发运用中得到启发,南溪使用Photoshop软件将图像分离转化成水墨作品,掺合了积墨法与泼墨法和破墨法。这期间他在中国水墨画上的主要作用是将数码软件的科学技术较成功地转变为水墨图像,“南氏笔路”在这一时期出现。主要作品《何处是我家》、《家》、《迷茫》、《大哥》等等。

  2005年开始至今,南溪在数码科技与水墨画的结合上成功地将Photoshop分离图像和网点图像转换成中国水墨画作品,并在这方面成为最早也是最成功的艺术家,从而使南溪的水墨语言与传统拉开距离,具有数字化图像时代的显著特征。 “南氏晕点”画法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主要作品《延安-毛泽东》、《阳光的女兵》、《邓小平同志像》等。

  然而面对被画坛公认为“中国当代水墨‘点’作画第一人”的这种说法,南溪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技法本身并不重要,‘新’,不惟表现在形式、技法上,我追求的还是画面的‘气象’。我始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河流中探索,希望以自己的作品续接传统之脉。我所理解的传统绘画,离不开一个‘韵’字。在宋代,‘韵’这个概念占有突出的地位,当时的文人雅士主张书画文章都要以‘韵’取胜。无‘韵’,则谈不上‘意’。苏东坡说‘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这就是‘韵’。当代有不少画家,虽然他们使用的工具都是传统的笔墨纸砚,但由于其作品缺少‘韵’,所以谈不上有‘意’。当代的画家画中有‘韵’,是对传统的承续。我力图把‘韵’体现在我作品中那些看似平淡却又充满变化、充满韵味的墨点或色点上。”

点击放大